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 | 西峽縣內燃機進排氣管有限責任公司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地理位置 | 西峽縣世紀大道18號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聯系人 | 林新勉 | ||
項目名稱 | 西峽縣內燃機進排氣管有限責任公司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 | ||||
項目簡介 | 西峽縣內燃機進排氣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制造,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具備高強度球墨鑄鐵、蠕墨鑄鐵、高鎳合金、高硅鉬合金、耐熱鑄鋼等材質發動機排氣管以及橋殼、渦輪增壓器殼、三元催化器、水泵等系列產品的研發能力,累計開發新產品3000多種,覆蓋重、中、輕、轎、微型全系列汽車及輪船、軍工等領域,排氣管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居行業首位。是我國汽車排氣管的專業生產廠家,企業生產的排氣管是各類汽車發動機的關鍵零部件之一,在全國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目前,企業現有固定資產1.05億元,擁有各種生產機檢測設備800余臺(套),主要生產900多種發動機進、排氣管。 | ||||
項目負責人 | 陳通 | ||||
現場調查人 | 陳通 | 調查時間 | 2019.7.1 | 陪同人 | 林新勉 |
現場采樣、檢測人員 | 孔憲杰、李慶黨、劉炎濤、張學景 | 現場采樣、檢測時間 | 2019.7.2-2019.7.4 | 陪同人 | 林新勉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用人單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粉塵、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甲醛、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噪聲、高溫、工頻電場。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 檢測結果:用人單位各工作崗位接觸的:粉塵、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甲醛、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噪聲、工頻電場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限值的要求。用人單位作業點高溫強度均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限值的要求。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依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總安健73號,2012),西峽縣內燃機進排氣管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場所分屬“二 制造業、(十八)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3、黑色金屬鑄造4鋼壓延加工”,屬于職業病危害風險嚴重的項目。 建議: 工程技術 (1)定期監測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2)定期維護通風除塵設施,以保持良好的通風除塵效果。 (3)加強生產設備日常維護,減少運轉設備摩擦,降低工作場所現場噪聲強度。 職業衛生管理 (1)應當對個人防護用品,包括防塵口罩、手套等定期更換,對設備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確保正常運行。 (2)加強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的宣傳、培訓,從根源上消除職業病的發生和發展。 (3)按照《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安監總局令第49號 [2012])、《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 188-2014)的要求委托有資質的機構定期對所有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包括崗前、崗中、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完善職業衛生檔案。 個體防護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了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包括防護口罩和防護手套等,特別應加強熔煉工的個體防護。應加強個體防護用品的佩戴管理,督促教育工人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個人防護用品應定期更換。 |
||||
技術審核專家組審核意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