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國衛辦職健發[2021]5號)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按第1號修改單修訂)(GB/T4754-2017)的規定,用人單位屬于六F批發和零售業,(二)F52零售業中的1.1F5265機動車燃油零售,確定職業病危害為一般的用人單位。 建議:(1)加強設備、防護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定期和不定期進行檢查,確保職業病防護設施能夠正常、有效運轉。 (2)用人單位在汽油加油機附近針對溶劑汽油急性中毒設置噴淋裝置、洗眼器等應急救援設施,并配備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 (3)儲油罐清洗屬于密閉空間作業,存在職業性急性汽油中毒和窒息的風險,密閉空間作業應嚴格執行《密閉空間作業職業病危害防護規范》(GBZ/T 205-2007)的有關防毒要求,并為作業人員配備氧氣袋或隔絕式自供氣呼吸器。 用人單位作業工人在進行受限空間作業時在職業衛生防護方面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a空氣置換? 凡用其他氣體置換過的設備,作業前必須用空氣進行置換,并對空氣中的含氧量進行測定。動火作業除了將作業現場空氣中的可燃氣體含量進行測定滿足動火規定外,還應及時通風。 b罐外監護? 罐內作業一般應指派兩人以上進行監護。監護人應了解介質的理化性能、毒性、中毒癥狀和火災、爆炸情況;監護人應位于能經常看見作業場地內全部操作人員的位置,眼光不得離開操作人員。 c個人防護? 受限空間作業前應使及其周圍環境符合職業衛生的要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佩戴防毒面具進罐作業,這時防毒面具務必事先作嚴格檢查,確保完好,并規定在罐內停留時間,嚴密監護,輪換作業。 d急救措施? 根據受限空間的容積和形狀、作業危險性大小和介質性質,作業前做好相應的急救準備工作。對直徑較小,通道狹窄,一旦發生事故進入受限空間搶救困難的作業,作業前作業人員就應系好安全帶。 (4)用人單位應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 188-2014)汽油、柴油職業健康檢查要求,委托有資質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確定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的檢查項目和檢查周期;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于患有職業病或職業禁忌證的人員應調離崗位或妥善安置;為勞動者個人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5)建議用人單位按照《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的規定,及時、如實向所在地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并接受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6)用人單位應根據《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3]171號)中的規定,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更新完善職業衛生管理檔案、職業衛生宣傳培訓檔案、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與檢測評價檔案、勞動者個體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等職業衛生檔案。 (7)用人單位按照《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 第2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氣》(GB39800.2-2020)相關要求為加油工配備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鞋。 (8)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接受職業衛生管理部門認定的培訓機構組織的職業衛生相關知識的培訓并取得培訓證書。 (9)建議用人單位根據車間衛生特征3級的車間在站區附近設置集中浴室。 |